讲座时间:12月3日(周二)上午10:00
讲座地点:至善楼学术讲堂
主讲人:陈仙辉
主讲人简介:
陈仙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理学博士。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和斯图加特马普固体物理研究所做洪堡学者,先后在日本高等研究院(北陆)、美国休斯敦大学德克萨斯超导研究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做访问教授。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导、强关联和拓扑量子等新型量子材料的探索及其物理研究。截至目前,陈仙辉院士共发表合作文章530余篇,包括Nature 8篇、Science 2篇、Nature 子刊31篇(Nat. Mater. 5篇、Nat. Phys. 4篇、Nat. Nanotechnol. 7篇、Nat. Commun. 13篇、Nat. Rev. Phys. 1篇、Nat. Photon. 1篇)、PRL 42 篇、PRX 9篇、JACS 4篇等,共引用36000余次。曾获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长江学者成就奖、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际超导材料Bernd T. Matthias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物质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等。
讲座内容简介:
量子材料是由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关联电子材料”概念扩展而来的,目前还包含低维、拓扑、新型磁性、多铁性等材料体系,由于这些体系中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如电子强关联作用、量子纠缠以及多自由度耦合等),往往表现出丰富的演生现象(如高温超导电性、巨磁阻效应、多铁性、量子霍尔效应和各种电子自由度的奇异有序态等)以及各种各样的新奇准粒子激发(如外尔费米子、马约拉纳费米子、磁单极子和斯格明子等)。对量子材料中演生现象的研究将会极大促进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为在光学探测、电子信息和能源相关方面面临的瓶颈问题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本报告将系统地介绍量子材料的概念、发展和其中丰富的演生现象及其应用前景,重点介绍新型二维材料(如黑磷、高温超导)、拓扑量子材料中的演生现象,以及它们在信息和能源新技术中的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