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昌均 雷梓燚)7月7日上午,省教育厅专家组来校考察“量子效应及其应用”湖南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立项建设工作,考察汇报会在红楼四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李民、副校长匡乐满等出席会议。专家组组长、中南大学科研部副部长吴厚平主持会议。
李民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省教育厅对学校的发展给予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实施中的又一项体现了国家意志的重大的战略举措。面对新常态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为了实现学校学科建设的新发展新跨越新局面,学校上下齐心,抢占机遇,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科研为引领,通过资源共享和整合等手段配置了各种创新要素,组建了一批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团队,并先后培育了16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区域发展、行业振兴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专家组对我校“量子效应及其应用”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给予指导。
匡乐满从重大需求和必要性的分析、目标和任务、支撑条件、建设举措四个方面对我校“量子效应及其应用”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他说,“量子效应及其应用”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设计符合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符合国家和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关于中心的目标和任务,匡乐满表示,中心力争十年左右建设成为一个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国际知名的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量子效应及其应用协同创新研究高地、高水平创新团队和拔尖人才的培训基地。他从学科条件、人才队伍、重大成果、参与单位研究实力等方面介绍了中心的支撑条件,并从前期协同基础、协同创新体系组建、政策支持与经费投入、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介绍了中心的建设举措。
汇报会后,专家组一行实地考察了量子楼现代光学实验室、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室、量子结构与调控实验室等地。
随后,专家组召开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各研究部的主任和部分PI 、核心协同单位代表、学生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
经过查阅材料、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环节,专家组向我校反馈了考察意见。专家组肯定了我校“量子效应及其应用”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成效,认为该中心达到立项认定的条件,并就该中心今后的发展提出希望:一是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体现中心的特色,加强量子操控实验条件的建设;二是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把人才培养的方案落实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三是发挥中心成员单位的战略协同,部署和落实重大科研任务,力争突破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产出国际上公认的重要成果。
匡乐满代表学校对专家组成员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说,专家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十分中肯,学校一定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与协同单位共同努力,促进中心的发展。
专家组成员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谭支良教授、 国防科技大学黄明球教授、省教育厅科技处王荣,主要协同单位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所长邹冰松、党委书记牟克雄,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一室主任蔡荣根,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二室主任易俗,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院长文双春出席会议,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负责人,各研究部的主任和部分PI,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
中心简介:
“量子效应及其应用”湖南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我校为牵头单位,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和湖南大学为核心协同单位。2011年起,在教育部文件指导下,我校以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和物理学湖南省重点学科为基础开始“量子效应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于2012年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和湖南大学正式签约建立“量子效应及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心进入正式运行阶段。中心运行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协同创新探索:1、建立了科研单位与高校的联盟,实现了资源共享。本世纪初我校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湖南大学正式签署了“资源共享框架协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开放、在图书情报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了创新资源互补、共享。2、整合了创新资源,协同攻关了一批重大科研课题。我校物理学科大力推进与国内外优势科研团队的密切合作,已与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中科院物理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了深度合作,联合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一系列重大课题。3、搭建了科研平台,集聚了交叉学科创新的要素。结合牵头单位的低维量子结构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探索改革科研机构管理运行机制,汇集量子效应领域优秀才人,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4、凝练了学科方向,创新了协同研究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量子效应及其应用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凝练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物理基础、量子物质与量子结构、以及时空性质与物质深层次结构三个协同创新方向,并确立了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对等和共享运行机制。
编审: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