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的本质在于求真求新,仅用一些量化指标是很难去全面评价的
前不久2016年自然指数排行榜发布,中国的12所大学进入全球高校前100位,国家排名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表现抢眼。实际上,我国的其他科技指标,比如ESI、SCI、学术著作、专利数等,近年来也进步神速;特别是新增专利数,已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成绩十分可喜,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科技整体实力上升是事实,但是科技指标背后的问题仍需辩证看待。
首先应该看到,所有的科技指标实际上只是评价研究工作的一种测量方式,不是研究的本质。“异想天开”“无中生有”的创新性研究与扩展性、补充性甚至重复性的一般性科学研究,用科技指标是无法严格区分的,评价创新性研究工作的最好方式还是同行评价。有些学科特别是一些非常抽象、非常重要的学科方向,由于做的人很少、单篇文章的引用不可能多,期刊的影响因子也不可能高,而有的学科正好相反。科技工作的本质在于求真求新,仅用一些量化指标是很难去全面评价的。
其次,科技指标的背后是工作量的大小,人员总数的规模对这些指标的影响非常大。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位,2016年自然指数排行榜进入前100位的中国大学中,绝大部分学校教师队伍的规模都远大于进入排名前100位的美国大学的教师规模;在美国,一年授予博士学位人数最多的大学也不过900人,中国大部分“985大学”一年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都超过了这个数,有的大学甚至达到美国的两倍;中国大学从事研究发展活动的人数是美国大学的二至三倍,目前还有一些大学仍然热衷于扩大教师研究人员规模。因此,很多科技指标即使我们有数量上的一些优势,甚至在一些所谓高水平的影响力指标中也有所表现,但是我们研究人员在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和水平方面还是颇有差距的。
再者,科技指标的数量大小有时候还可以通过非学术的方式人为做大,与学术的追求背道而驰,甚至会玷污学术的纯洁、破坏研究发展的生态。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期刊为了提高刊物的影响因子,不仅要求论文作者多引用本刊物上已经发表的文章,而且要求论文的评审专家在审稿的时候提出相应要求;有一些教授为了提高个人论文的引用情况,甚至让不同学生之间的论文无相关性地相互引用;有些学校希望通过扩大教师规模提高引用数量;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对论文引用数进行奖励,导致有些教授专门请其他学校的师生进行论文引用,并给引用的师生回扣。还有在专利、著作、奖励等方面,非学术的不良风气也不少见。用非学术的方式人为做大指标不可能真正推动创新性研究工作,更可怕的是这将严重腐蚀和破坏科技工作本身。
我们还应该看到,现在国际上非常有影响的科技指标排行榜几乎清一色使用英语评价体系,对各个民族自身文字的科技成果缺少客观评价,同样会导致一些评价结果的偏差。总之,辩证看待和科学使用科技指标,使之推动科学研究求真、求新,才是科研评价的应有之义。